
永續發展政策
成為業界永續標竿,積極為產業推動更好的未來
永續發展政策
啟點行銷股份有限公司依永續發展原則及ISO 20121活動永續性管理系統要求,作為場域活動及相關活動之規劃、辦理及執行期間永續發展之依據。藉由本政策的實施,在公平參與、誠信原則、透明公開與永續管理責任的基礎上,期許在最大資源支援下,取得活動永續發展的最大效益。
我們的承諾
◼️ 整合行銷服務執行期間遵守永續相關法令及其他要求。
◼️ 建立並實施場域的永續目標,應用PDCA模式持續改善,提升永續績效。
◼️ 制定符合永續性場域管理系統的工作流程,並落實執行。
◼️ 訓練工作人員,鼓勵供應商與協力業者提升永續性活動的認知與承擔永續發展的責任。
◼️ 強化在地網絡與社區凝聚,並積極向利害關係人溝通與宣傳本公司的永續發展理念。
永續發展原則與價值
本公司遵循永續發展原則及 ISO 20121 活動永續性管理系統要求,作為規劃、執行及辦理相關活動的指標,確保活動期間之永續發展。我們秉持公平參與、誠信原則、透明公開和永續管理責任,以最大化資源支援,追求活動永續發展所帶來的最大效益。
我們的承諾
◼️ 秉持永續經營管理的理念
◼️ 安全安心,提供安全有保障的整合行銷服務,落實場域社會責任
◼️ 維護整合行銷服務工作人員、參與者,與一同落實永續的供應商之合理權益。
◼️ 不斷創新,共同推動當地社區之社會與經濟發展
我們的行動
依循ISO20121國際標準「永續發展」精神,係為「能夠滿足當代的需要,且不致危害到未來世界滿足其需要的發展」,本活動將運用最大資源進行整合行銷服務永續性管理作業,以促進環境、社會與經濟的正面影響,並提升本場域的永續發展成效。
執行過程最重要的活動永續發展原則為:
公平參與
鑑別包括本公司員工、政府機構、客戶、旅客、供應商、社群、當地社區、景點所在地等活動的所有利害關係人,確保其具有充分溝通與諮詢的管道、尊重其參與場域活動的權利並提供必要的服務。
誠信原則
要求本公司的工作人員,除了遵守包含環境保護、職業安全衛生健康、人權保障、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智慧財產、消費者保護、個人隱私與其它適用的法規及要求外;更以專業、無偏見且誠信的態度,進行活動管理與運作。
透明公開
確保各利害關係人可取得活動執行的相關訊息,包含聘僱人員的工作規範、供應商的合約、與會或關心人員對本活動的資訊需求等,而任何變更的資訊也都可被及時告知與取得。
管理責任
採取訓練與宣導方式,確保本公司工作人員與供應商認知場域永續的責任,包含規劃階段採取預防措施以減免對環境與當地文化衝擊等議題的影響、應用管制流程對場域活動執行期間必定產生衝擊的議題進行合法且有效的管理、鼓勵並影響永續供應鏈的建立。
本公司將對永續場域的生命週期,進行永續發展有關議題的鑑別後,制訂永續發展政策並加以管理,以提升下列永續發展價值的績效:
推廣永續場域觀念
落實減廢並盡力減少
不必要的資源消耗
支持在地採購、
優先選擇具當地自然、文化特色之產品或服務
支持環境友善採購,
優先選擇符合永續標準的供應商、產品或服務
支持當地社區之社會
與經濟發展,打造特色活動與服務
重視活動過程的
安全衛生與健康
本公司將對各活動鑑別永續性績效指標並設定目標,且進行永續發展管理系統與活動策劃整合,確保能夠鑑別並有效地管理永續發展的議題,從而滿足本公司的永續發展目標。
永續行動
01
環境面
低碳場域:
①減少使用
落實少紙化:將活動所需文宣紙張、報到票券等,轉為採用數位化方式,必要之紙張使用則改用環保再生紙。
②重複使用 (相同用途)
1. 不提供一次性餐具,改採循環餐具。
2. 設備器材採用租賃方式,減少一次性裝置浪費。
➂循環再利用(回收作其他用途、再製成新的所需物件,需留意源頭減量,不應為做而做):
選用可回收材料,如活動場地之建材運用於其他場活動。
推廣環境教育:
①關注流域收復議題,與台灣藍鵲茶合作設計學童設計思維課程,讓學童到場域了解相關內容
②將環境教育相關議題,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傳遞給社會大眾。
02
社會面
推廣永續價值
①宣傳永續活動理念:於對外行銷或曝光管道中加入永續活動理念論述
②提供高品質的永續活動服務:建立參與者意見機制,收集對活動永續作為的回饋意見,用於改善未來辦理策略。
促進多元共融,讓藝文價值傳承
①多元族群與在地共融:透過特色活動,並結合多元文化,運用數位與實體並行方式,降低參與門檻,讓更多利害關係人能共襄盛舉,使城市更具共融力。
②台灣特色文化傳承
關懷傳統文化,工藝品產業講求傳統文化底蘊作為設計的發想,支持在地工藝品的方式,扶持台灣工藝產業與其從業者,發揮啟點行銷的影響力。
善的循環
與公益團隊合作:辦理協作式公益行動:將收入捐贈給公益團體,也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公益義賣、募資、手作活動。
03
經濟面
強化在地經濟鏈結|在地採購×在地就業:
①優先選用臺灣在地供應商及小農產品,強化在地經濟韌性與循環經濟機制。
②辦理活動時優先雇用在地居民、中高齡者及二度就業婦女,創造短期工作機會與包容性就業。
鼓勵青年參與與人才培育:
①提供實習與實作場域,培育具永續與實務能力之青年。
②每年提供穩定的有薪實習計畫,協助青年職涯銜接。
落實責任採購(綠色×公益):
①優先採購具環保標章、碳足跡或綠色認證產品。
②節慶禮品與贈品,選擇來自公益團體、社會企業或地方創生品牌。
強化供應商管理機制:
①建立永續供應商名單與評估制度,定期回顧供應鏈風險,並納入供應商的環境、社會責任作為選擇與續約依據。
②鼓勵供應商簽署回覆<永續供應商承諾書>。

總 經 理
2025年3月24日